嘘~ 正在从服务器偷取页面 . . .

MySQL数据库学习(8) -- mysql 内容补充


视图

什么是视图?
    视图就是通过查询得到一张虚拟表,然后保存,下次可以直接使用
    
为什么要用视图?
    如果要频繁的操作一张虚拟表(拼表组成),可以制作成视图,然后继续操作
    
# 语法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虚拟表的查询sql语句
# 举例
create view emp2dep as select * from emp inner join dep on emp.dep = dep.id;

注意
    视图在保存时只会有表结果,没有数据(数据还是来自于之前的表)
    视图一般只用来查询,里面的数据不需要修改,可能会影响真正的表
    
视图使用频率
    使用不多,
    当你创建了很多视图时,会造成表的维护困难

触发器

'''
在满足对表数据进行增、删、改的情况下自动触发的功能

使用触发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监控、日志...

触发器可以在 6 中情况下自动触发 增、删、改的前后
'''

基本语法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的名字 before/after insert/update/delete on 表名 for each row begin sql语句 end;
    
# 具体使用 针对触发器的名字 我们需要做到 见名知意
create trigger tri_before_insert_ti before insert on t1 for each row begin sql语句 end;

修改 MySQL 默认的语句结束符,只作用于当前窗口
    delimiter $$  # 将默认的结束符号改为 $$
    delimiter ;
    
# 案例(类似于错误日志功能)
create table cmd(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user char(32),
    priv char(10),
    cmd char(64),
    sub_time datetime,
    success enum("yes", "no") # 0代表执行失败
);

create table errlog(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err_cmd char(64),
    err_time datetime
);

'''
当 cmd 表中记录的 success 字段是 no 那么就触发器的执行去 errlog 表中注入数据
NEW 指代的就是一条条数据对象
'''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_insert_after_cmd after insert on cmd for each row
begin 
    if NEW.success = "no" then
        insert into errlog(err_cmd, err_time) values (NEW.cmd, NEW.sub_time);
    end if;
end $$

delimiter ;

# 到 cmd 表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cmd (
    user,
    priv,
    cmd,
    sub_time,
    success
)
values
    ("aoteman", "0755", "ls -1 /etc", NOW(), "yes"),
    ("aoteman", "0755", "cat /etc/password", NOW(), "no"),
    ("aoteman", "0755", "useradd xxx", NOW(), "no"),
    ("aoteman", "0755", "ps aux", NOW(), "yes");
    
# 删除触发器
drop trigger tri_insert_after_cmd;

事务

什么是事务
    开启一个事务可以包含多条SQL语句,这些 sql 语句要么同时成功,要么一个都别想成功,称之为事务的原子性
    
事务的作用
    保证了对数据操作的安全性
    
事务的四大特性(ACID)
A:原子性
    一个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位,事务中包含的诸多操作,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
    
C: 一致性
    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的状态转变为另一个一致性的状态
    
I: 隔离性
    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即一个事物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也是互相不干扰的	
    
D: 持久性
    也叫永久性
    一个事务一旦执行成功,对数据库数据的修改应该是永久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者故障不应该对齐有任何的影响
    
如何使用事务
1. 关键字
start transaction;
2. 回滚操作,回到事务执行之前的状态
rollback;
3. 二次确认,确认之后无法回滚
commit;

"模拟转账"
create table user(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char(16),
    balance int
);

insert into user(name, balance) values
("a", 1000),
("b", 1000),
("c", 1000);

# 先开启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 多条 sql 语句
update user set balance=900 where name = "a";
update user set balance=1010 where name = "b";
update user set balance=1090 where name = "c";

rollback;

commit;

存储过程

类似于 python 中的 自定义函数
 内部包含一系列可以执行的 sql 语句,存储过程存放于 Mysql 服务端中,可以直接使用触发sql语句执行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的名字(形参1, 形参2)
 begin
     sql 语句
 end
 
 delimiter ;
 
 call 存储过程的名字();
 
 三种开发模式
     1. 应用程序程序员写代码开发,MySQL 提前编写存储过程,供应用程序调用——(优势)提升开发效率,执行效率提升;(缺点)考虑到人为元素、跨部门沟通的问题,后续存储的过程的扩展性差
     
     2. 应用程序:程序员写代码开发之外,数据库操作也自己写——(优势)扩展性高;(缺点)开发效率降低,编写sql语句太过繁琐,还需要考虑sql优化的问题
     
     3. 应用程序只写代码,不写sql语句,基于别人写好的MySQL的python框架(ORM框架)直接操作即可——(优势)开发效率高;(缺点)因为由别人封装,语句的扩展性差,可能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

存储过程演示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d1(
    in m int, # 只进不出, m 不能返回出去
    in n int,
    out res int # 此形参可以返回出去
)
begin
    select * from emp where id > m and age > n;
    set res=0; # 将 res 变量修改,用来标识当前存储过程代码确实执行
end$$

delimiter ;

call d1(1, 28, 10); # 报错

# 针对 形参 res 不能直接传数据 应该传一个变量名
# 定义变量
set @ret = 10;
# 查看变量的值
select @ret;

call d1(1, 28, @ret)

在pyMySQL模块中如何调用

import pymysql
......
......
# 调用存储过程
cursor.callproc(d1, (1, 5, 10))
print(cursor.fetchall())

函数

跟存储过程是有区别的,相当于存储过程是自定义函数,函数是内置函数

比如说: NOW()

create table blog(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char(32),
    sub_time datetime
);

insert into blog(name, sub_time)
values
    ("第1篇", "2015-03-01 11:31:21"),
    ("第2篇", "2015-03-11 16:31:21"),
    ("第3篇", "2016-07-01 10:21:21"),
    ("第4篇", "2016-07-22 09:23:21"),
    ("第5篇", "2016-07-23 10:11:11"),
    ("第6篇", "2016-07-25 11:21:31"),
    ("第7篇", "2017-03-01 15:33:21"),
    ("第8篇", "2017-03-01 17:32:21"),
    ("第9篇", "2017-03-01 18:31:21");
    
select date_format(sub_time, "%Y-%m"), count(id) from blog group by date_format(sub_time, "%Y-%m");

流程控制

# if 判断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roc_if()
begin
    declare i int defalut 0;
    if i=1 then
        select 1;
    elseif i =2 then
        select 2;
    else
        select 7;
    end if;
end //

delimiter ;

# while 循环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roc_while()
begin
    declare num int ;
    set num = 0;
    while num < 10 do
        select 
            num;
        set num = num - 1;
    end while;
end // 

delimiter ;

索引

数据都是存在于硬盘上的,查询数据不可避免地需要 IO操作

索引:就是一种数据结构,类似于书的目录。意味着在查询数据的时候先找目录再找数据,从而提升查询速度而降低IO操作

索引在MySQL中也叫“键”,是存储引擎快速查找记录的一种数据结构(innodb,)

primary key
unique key
index key

注意 foreign key 不是用来加速查询用的

上面的三种 key,前面两种除了增加查询速度各自还具有约束条件,而 index key 没有任何约束条件,只是用来帮助你快速查询数据

本质
    不断缩小想要的数据范围筛选出最终的结果,同时将随机事件(一页一页的翻)变成顺序事件(先找目录、找数据)
    也就是说有了索引数据,我们可以总是用一中固定的方式查找数据
    
一张表中可以有多个索引(多个目录),比如说新华字典既可以用部首查,也可以用拼音查。

索引虽然可以帮助你加快查询速度,也存在缺点

1. 当表中有大量数据的前提下,创建索引速度会很慢
2. 在索引创建完毕后,对表的查询性能大幅度提升,但是写的性能也会大幅度的降低

索引不要随意的创建!!!

b+树

只有叶子节点是真实的数据,其他节点存放的数据是虚拟的数据,仅用来指路

树的层级越高查询数据所需要经历的步骤越多(树有几层,查询数据就要几层)

一个磁盘块存储是有限制的,在存储的时候希望存储的数据越大越好,所以推荐 id 作为主键,因为 整型占据的空间小一个磁盘块存储的数据多,降低了树的高度,从而减少查询次数

聚集索引(primary key)

# 聚集索引就是 主键

'''
innodb  只有两个文件 直接将主键 存储在数据表(idb)
MyIsam  三个文件 单独将搜因存在一个文件
'''

辅助索引(unique key)

'''
查询数据的时候不可能一直使用到主键吗,也有可能用到其他字段,没有办法利用聚集索引,这个时候剋以根据给其他去字段设置辅助索引(也是 b+树)

辅助索引叶子节点存储的是数据对应的主键值
    先按照辅助索引拿到数据的主键值
    之后还是需要去主键的聚集索引里面查询数据
'''

覆盖索引

在辅助索引的叶子节点就已经拿到了需要的数据

# 给 name 设置辅助索引
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name = "aoteman";

# 非覆盖索引
select age from user where name = "aoteman"

文章作者: New Ass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New Ass !
  目录